霍元甲的后辈谁最出名 目前健在有两位
从1910年到1920年,精武会10年中将会员发展至1100余人。全国各地纷纷建立精武分会并邀请上海总会教师前往指导。1920年7月3日,应华侨人士的邀请,上海精武会5名骨干赴香港、越南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宣传精武精神并建立分会,在精武会历史上称为“五使下南洋”。
此后,暹罗(泰国)、澳门、美国、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有了精武会。霍自正介绍,精武会提倡“体、智、德”三育并进,且逐步确立了初、中、高三级的“精武三十套武术基本套路”;
德育上以“爱国、修身、正义、助人”为核心。如今,精武会在全球一共有58个分会。它不仅教授武艺、体操,还设立了摄影、音乐等部门和各种书报团、励志团,注重综合培养。
不过,从霍东阁离开后,“霍家在国内的人与精武会就没什么联系了,大部分人都在务农。伯父雅亭和父亲喜欢学习、看书、画画。伯父后来到天津市当工人,而父亲开了一家私塾授课。”霍自正说。
尤其让霍自正感慨的是,武术这门国粹在中国渐渐衰落,在国外却越来越火。“去年霍元甲百年纪念,美国、英国、日本、加拿大等国家的精武会都来了,美国和马来西亚的领袖对精武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,说精武会讲爱国、强身、正义、助人,对政府和人民影响很大,外国人的积极性很高。”
霍家后人如今居住得很分散。霍东阁当年去南洋,带的是大哥霍东章的长子霍寿嵩。霍寿嵩传承了霍家医术,其子霍公正如今也是当地的名医,是霍家子孙中最富有的一位。
霍自正经常受邀前往印尼。他向记者描述:“霍公正家在泗水市中心的旧房子有500平方米,是用20公斤黄金置下的。如今又建了新别墅,占地1000平方米,富丽堂皇,司机、门卫、园丁、保姆都有,很奢华。”据霍自正介绍,霍东阁的三儿子文亮的后代现生活在印尼万隆。
在国内,霍东阁大儿子雅亭一家一直住在天津市区,二儿子文亭一家留在家乡小南河村。“我们时而也有联系,但天南地北的,能聚在一起的机会也少了。”
在霍自正看来,霍元甲后辈中,只有自己的侄女霍静虹还在从事和武术相关的职业,在天津财经学院当武术老师。“但她练的也不都是霍家功夫,霍家后代里没有高手,都只是喜好,毕竟大家都忙着挣钱嘛,练武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。霍家武功没有被后代很好地继承。”霍自正坦诚地讲。
不过,在霍元甲的家乡小南河村,村民们业余锻炼时,依然会凑在一起切磋武艺。“虽然大家做的工作都与武术没有什么关系了,但是还会把它当兴趣来练。小孩子们聚在一起打斗一下;岁数大的,练武主要为了健身。”
霍自正现在是村里霍元甲文武学校名誉校长。他的一儿一女都成了家,开了几家服装店。“我们就是平常百姓,不过,村里人对我们都很尊敬。我以前是村里工厂的车间主任兼副厂长,60岁退休,现在村里还给我一个村委会委员的职务干着。我和老伴每年都有两万多块钱的收入,吃喝不愁,还有富余。霍家本来就是农民出身,做农民挺好,我们家族里的人都是这种心态。”
来源:凤凰网